上中下通用痛风丸:
朱丹溪所制上中下通用痛风丸,是一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方。
根据《丹溪心法》的记载,本方的组成、用量和制法为:南星(姜制)、苍术(泔浸)、黄柏(酒炒)各二两(60克),川芎一两(30克),白芷半两(15克),神曲(炒)一两(30克),桃仁半两(15克),威灵仙(酒拌)三钱(9克),羌活三钱(9克),防己半两(15克),桂枝三钱(9克),红花(酒洗)一钱半(4.5克),龙胆草五分(1.5克)。上为末,曲糊丸梧子大,每服100丸,空心白汤下。
类风湿性关管炎即中医之所谓“白虎历节风”,症状以四肢百节走痛为特征。丹溪谓此病“大率有痰,风热,风湿,血虚”,故方以苍、柏、芎为主,兼顾风、湿、热、痰、血诸因。白芷、灵仙、桃红为辅,助主药驱风活血宣痹止痛。六曲为佐,防止诸药损伤胃气。桂枝取味薄者,引诸药以达上肢,行于手臂;防己、胆草取其苦降,引诸药下达髋膝足趾;羌活能走骨节,领诸药直至痛处,故皆用之为使。通过临床验证,此方若无黄柏、苍术、川芎三药,疗效会显著降低,使用时应予注意。
本方应用得当,收效颇著。曾治一男孩患历节风,病情发展迅速,经过多处治疗无效。就诊时手指肿胀,不能伸直,脚痛,全身关节肿痛,舌红苔白腻,脉弦数。投以痛风丸,六剂后肿痛消失。又曾治一成年女性,手指肿痛,诸药不效,以痛风丸加桑枝、松节各30克,服之而安。
桂枝芍药知母汤亦治周身关节肿痛,它与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在主治证上的区别是:前者以下肢肿痛为主,故仲景有“脚肿如脱”之训;后者以上肢肿痛为主,故丹溪于列方之前谓“取薄桂味淡者,独此能横行手臂,领南星、苍术诸药至痛处。”
若历节肿痛服前二方不能止之,可试用《河间六书》治历节之银花藤葛根羊霍方,亦验。
附录:银花藤葛根羊霍方
该方在网络上找不到,谁手头有河间六书,可以找到把内容分享在评论区。